纸张、油墨和印版对胶印质量会产生哪些
发表于:2015-07-29互联网
胶印材料,主要有纸张、油墨、印版、橡皮布及垫衬物四大类。各种材料要符合胶印特性的印刷适性要求,否则就会出现各种印刷故障。
一、纸张因素
纸张的理化性质和技术指标,包括物理性能指标、光学性能指标、印刷性能指标、化学性能指标等。其中同胶印适性密切相关的有:紧度、抗拉毛强度、伸缩性、白度、吸收性、平滑度、光泽度、pH值等。
纸张的紧度和抗拉毛强度值,印刷过程中受压分离时,油墨粘性及橡皮布表面水分产生的粘力作用,会产生掉毛、掉粉现象,致使印刷品上出现毛刺状斑点或实地花白故障。
纸张的伸缩性大小同纤维排列的方向有关,长丝(顺丝)方向的伸缩率小于纤维排列两侧方向的伸缩率,因而胶印惯用长丝方向同滚筒轴线平行的纸进行印刷,以尽量减少纸张受湿伸长造成的图像套印不准。
纸张的白度和平滑度,关系到所印图象的色彩鲜艳程度和饱和度,白度高的纸张印上彩色油墨后,投射到纸面上的光被纸张吸收少,反射多,故能较好地呈现油墨色彩的本来面貌。白度差的纸张有伙分,吸收投射光多,反射光少,印刷品图象灰暗。平滑度差的纸张表面粗糙,吸油性强,印迹干燥后无光泽,投射光被吸收多,而且反射光呈漫反射,印刷品的视觉效果差,色彩灰暗不鲜亮。
吸油性的纸张在印迹尚未干燥结膜之前,大量吸收印迹油墨里的连结料,致使印迹表面结膜粗糙,产品无不泽。严重时,还会产生印迹粉化故障。
一般纸张的pH值,在5.5以上,呈微酸性,当pH值下降到5.5以下时,纸张酸度增加,这种纸张能破坏油墨的干燥性,产生印迹不干故障。
二、油墨因素
用来表现图象形像和色彩的油墨,是一种塑性流性,通过墨辊传输,涂布在印版上图文上,用经橡皮布,最后转印到纸面上,经过干燥结膜以后变成固体。胶印要求油墨印刷适性的主要指标是:固着性、干燥性、着色率、细度、粘度、流动度、以及耐酸、耐碱、耐水、耐光等可耐性。
随着胶印机速度的提高和多色机的出现,快固着油墨的固着性越来越重要。多色机的印刷速度大都在8000张/小时以上,每印一张约用0.5秒(s)即要转入第二色印刷。若油墨的固着速度慢,前色印迹就会较多地滞留在后色橡皮布上,并逐步逆转移,使后色产生混色弊病。油墨印迹的干燥一般要在四小时以上,早期干燥油墨在胶辊上就结皮,给正常印刷和清洗工作带来麻烦。如果印在纸上的印迹干燥过头,产生晶化(玻璃化)现象,使后色印不上,相反,如果印迹不干,后色又不能印刷,降低了生产效率。
油墨的着色率越高越好,要求达到100%,但有的油墨着色率只能达到80~90%,胶印操作者为了要达到色彩饱和程度,不得不采取提高印迹墨层厚度的办法来补救,但墨层印得太厚,容易造成产品背面粘脏和暗调区网点模糊。
一般油墨颗粒的直径约在7.5μm,若按200线一成网点面积1613μm2来计算,可容纳68颗颜料颗粒,按印刷适性要求15颗以上,已足足有余了。但在实际印刷中,国产油墨的抗聚性差,由于机器运转时墨辊互相摩擦,油墨的粘性增大,加上纸张上的粉质与纸毛混入,能使颗粒越来越粗,影响印刷品的清晰度和层次表现力。
三、印版因素
胶印印版目前已步入PS版阶段,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工厂在使用蛋白版、PVA版、多层金属版,近几年又发展了专印翻版书的氧化锌纸基版。这些印版的制版工艺各不相同,作为晒版工艺来说,晒制PS版最为简单,PVA版、多层金属版工艺较为复杂。
PVA版显影、腐蚀、涂基漆操作全靠手工掌握,因而,印版的涂漆很难控制,致使印刷品的色彩还原经常达不到原稿要求。而且锌皮版磨砂目的粗细全凭经验控制。质量没有保证。有时锌皮的磨版次数多了,版材由原来的0.55mm降到0.45mm,而机台操作者也凭经验垫衬印版,往往垫衬太多或太少,等于改变了印版滚筒半径,也就改变了内图尺寸,使内图套印不准。
多层金属版的耐印率可达到几百万张,适于具有统一性且印刷量大的发票、税单、薄本、帐册等印刷。但在印刷过程中如遇纸张掉下的砂粒摩擦,往往将版面铬层轧碎后露铜,产生感脂上脏弊病,要消除镀铬层轧碎上脏非常麻烦,需先用黄胺酸钾除脏,然后再用专用设备通电镀铬,较费时间。
氧化锌纸基版成本低廉,虽制作工艺简单,但对环境温湿度、静电制版机的电流电压、纸版基本身的含水量、感墨性、墨粉的静电传导性等指标要求较高,往往某些环节稍有偏差,制出来的版子文字花白或满版脏污,坏版极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