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保根:桑皮造纸 艺承古今
凭着双手,他就能在水中“取出”一张薄厚均匀的桑皮纸,且每张质量略等,张张都不会超过35克。在高平市永禄村,桑皮造纸这门古老技艺虽然渐渐没落,但山西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造纸传承人李保根,仍然坚持从事桑皮纸制造,使这一从遥远的古代而来的古老技艺,在现代社会焕发着生机。
桑皮纸,古时又称“汉皮纸”。据史书记载,桑皮造纸的技术比蔡伦发明的造纸术还要早100多年,被称为纸业的“活化石”。永禄村的桑皮纸是高平古代历年进贡的主要贡品,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时期,还曾被用来制作纸币和报纸。
桑皮纸的主要特点是经纬分明、渗透性强、拉力大、耐磨损、不褪色,是现代书画界的纸张“宠儿”。但是其制作过程,工序复杂、要求严格。
取皮、碾压、蒸煮、洗浆、捞纸、晒纸等10个流程72道工序,是手工制造桑皮纸的必备环节,今年63岁的李保根作为高平桑皮造纸的第四代传承人,每天打交道的就是这一池池经过蒸煮的树皮纸浆。
用纸帘缓慢捞取纸浆纤维,使其凝固成薄如发丝的纸张,这是桑皮造纸的关键。杂质多了,纸张容易粗糙泛黄,捞的时机不精准,又容易造成厚薄不均,影响使用效果,但李保根却能在纸帘下水的一刹那,通过双手和身体的巧妙抖动,敏锐地找到捞纸的最佳时机。这种把控,要靠数十年、日复一日练就而成的手感和敏锐的直觉。
“造纸就是要摸准植物纤维的脾气,首先就是搅均匀,捞的时候,要掌握厚薄,在水里头,慢点,看起来也很简单,实际做起来却很难。”李保根一边解说一边捞纸,随着他双手的抖动,那些滑腻腻的东西,顺服地均匀铺排开来。
年轻时候的李保根生活在以造纸为主业的永禄村,当初跟随父辈学习捞纸,因经常达不到要求,他也曾打过退堂鼓,但是心中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,始终鞭策着他坚持勤学苦练。为了摸索捞纸规律,有时候他在潮湿的纸浆池边一呆就是两三个月。
就这样,简单的动作,李保根重复了40多年,也坚守了40多年,他的手遍布老茧,却对水分和温度有着 细腻的感觉,经他的手生产出来的桑皮纸,薄厚均匀,质地纯正,而且几乎每张质量都不差毫厘,成为书画市场上的抢手货。如今,如何把这沉甸甸的技艺代代传承下去,成了李保根思虑最多的事,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多培养些学徒,把手工造纸继续传承下去,不能让它失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