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胜印刷网

他自制善书40万册 半个世纪传美德

发表于:2017-06-30《重庆晨报》

  多名老先生抄写善书

  摊开封皮发黑、颜色最深的双槐善书,记者看到,该善书的纸张是黄粗纸,为民间造纸技艺,纸张上的植物纤维隐约可见,纸张上有红色印刷线,印刷线为细长格子印刷,线条右侧粗左侧细。

  “解放前人们的书写方式是从右到左,从上到下,一般来说粗线条是提醒此行为该页第一行的意思,因此善书的手抄本所用的纸张,应是解放前民国时期的账本。”一位对历史颇有研究的王先生推测,手抄本应该是民国或以前的纸张。但在善书里面,已经开始使用大量解放后才使用的简体字,由此可见,善书手抄本应该是在解放后所写。

  从黄华清为记者演示的读法来看,善书读法为从上到下、从右到左阅读方式,是使用毛笔字书写,因此大概可以推测,抄写第一本善书的人,应该年纪较大,保持了以前的读书方式。而通过仔细翻阅,记者发现,每一本手抄本均有两种以上非常明显的字迹。因此,现存最古老的一本善书,应该是用解放前的旧账本于解放后、由多名年纪较大的老先生来抄写的手抄本。“以前都是口口相传的形式,后来老祖宗们担心口口相传不利于善书完整流传,于是便决定将内容传抄下来。”黄华清说道。

  作为善书传承人的黄华清,除了进行传统表演外,还积极从事善书创编、收集和整理工作,闲暇时节,他便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创作,并且自费制作善书免费向群众发放,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善行美德,数十年来,他共送编、刻、印善书小册子约40余万册,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。

  用说唱宣传善行美德

  劝善文现场化解矛盾

  双槐善书的本质是向群众宣传善行美德,每逢节假日、农闲时或是红白喜事现场,黄华清便会去到群众中间,用通俗易懂的俚语向大家宣传为民知识,不时还会打起莲萧边唱边跳,旁边帮腔的人一边应声附和,一边击打乐器,各种声响交织在一起,煞是热闹。在黄华清的表演中,既有劝弟兄、劝邻居、劝妯娌的《三劝歌》,也有宣扬中华美德的《十要十不要》,既有传统的《三字经》,现代的《五讲四美》、《尊老爱幼》,也有结合时事政策创作的《歌唱十八大》,内容风趣诙谐的词句,毫无拘束的表演场地,充满浓浓的乡土气息,让大家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潜移默化的受到传统美德的滋养。

  除了平时的义务表演,黄华清“劝善”举动无处不在。2014年5月16日,黄华清在从双槐镇坐车到另一个镇的途中,车上一名年轻女子和老年人因为座位的问题发生了争吵,他一边主动上前劝解,一边唱起了反映社会公德的《劝善文》,通过朴实的语言和说唱,顿时化解了僵持的矛盾,全车人纷纷拍手称好。虽然只是群众调解矛盾、化解纠纷,但是他所倡导的和谐善行却是让人一辈子受用的基本准则。由于黄华清的示范带动作用,他所在的双槐镇宏新村民风淳朴、邻里关系和谐,并在2013年被双槐镇党委政府授予“德润示范村”荣誉称号。

  列入重庆非遗遗产

  对群众进行免费培训

  在黄华清的大力传承及当地政府的挖掘和保护下,2011年,双槐善书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黄华清也不断教授兄弟、儿子进行善书创作和表演。2014年,在双槐镇党委政府的组织下,黄华清开办了培训班,免费对善书感兴趣的群众进行培训。

  黄华清和他的善书班子足迹遍布合川大小场镇,甚至辐射到周边华蓥、遂宁等地,庙宇前、街头上、院坝间,到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。数十年来,黄华清向群众表演善书近万场,惠及群众100000余人次,不仅有效的保护、传承了善书这一民间艺术,也广泛的宣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,促进和谐乡风的形成。

 
关于必胜印刷网
必胜网为印刷行业客户服务的宗旨,致力于专业内容的收集、新闻资讯的发布、技术问题的研究和探讨、为行业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等主导业务。
Copyright(c)2017 Bisenet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