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胜印刷网

破局“增产不增利” 造纸企业谋求打造“绿色生态圈”

发表于:2025-07-14消费日报

  日前,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Wind ESG评级由BBB级跃升至AA级。作为中国造纸行业低碳转型的先行者,山鹰国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可持续发展答卷。而山鹰国际的进阶之路,映射出造纸行业整体ESG表现的提升。据统计,当前A股造纸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率已达79%,多家龙头企业不仅详细核算并披露了范围一至三的碳排放数据,且减碳目标取得了一定成效。

  然而,在“向绿而行”的同时,造纸行业仍面临增长挑战。数据显示,今年1—2月,造纸和纸制品业实现利润总额51.7亿元,同比下降17.7%;营业收入2090.5亿元,同比下降1.9%。同时,2025年1—3月,中国机制纸及纸板(外购原纸加工除外)累计产量为3819万吨,累计增长3.8%,呈现出 “增产不增利” 的态势。在高质量发展与行业面临增长瓶颈的背景下,构建上下游协同的绿色生态圈被视为行业破局的关键。
 
  减碳成行业焦点
 
  随着ESG理念的普及,造纸行业的ESG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提升,凸显了全行业对环境责任的高度共识和“绿”动方向。
 
  造纸行业上市公司减碳目标明确,成效初显。凯恩股份2024年公司每吨纸合计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比下降25%,计划2026年实现碳达峰,2035年碳排放较2021年下降90%,2040年实现碳中和;山鹰国际的2030年减碳目标——范围一、范围二单位产品碳强度较2020年下降39%,目前达成总进度93%;青山纸业2024年碳排放总量同比下降32.93%,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36.72%。
 
  减碳路径亦在探索中逐渐清晰。冠豪高新通过使用绿色电力和购买绿证的方式,在产能扩张的同时实现了排放强度下降。
 
  “向绿而行”成破局关键
 
  A股造纸行业上市公司在ESG报告中所展现的减碳实践,是在高质量发展与行业面临增长瓶颈的背景下,“向绿而行”寻求破局的必然选择。
 
  中国造纸协会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造纸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.04万家,主营业务收入约1.5万亿元,人均纸张消费量接近97公斤,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逐渐收窄。目前中国造纸业纸和纸板产量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首位,中国70%造纸企业的技术装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造纸产业已形成装备智能化、生产清洁化、管理数字化的新型工业体系。
 
  然而,亮眼数据之下,行业正经历阵痛期,增长压力凸显。“近年来,我国纸和纸板生产处于平稳状态,但是行业利润水平出现下滑。”中国造纸协会理事长赵伟介绍,“根据协会调查,2024年我国纸和纸板总产量2.9亿吨,同比增长1.5%,利润同比下降2.7%。今年一季度我国纸和纸板生产总量同比增长5%,但利润仅有41亿元,较去年同期下降22%,亏损企业占比超30%。”
 
  在此背景下,“向绿而行”成为产业链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破局之道。赵伟表示,行业需提升生物质能源的应用比例,力争在用能理论与技术上取得突破,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撑。
 
  构建上下游协同的绿色生态圈
 
  面对转型攻坚的挑战,造纸企业单打独斗难以推动行业“向绿而行”。构建一个上下游紧密联动、多方协同共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圈,成为行业破局新周期的关键路径。
 
  深化下游协同、发挥链主引领、引入精准金融支持,构成了支撑这一绿色生态圈的三大支柱。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总经理田超表示,在政府监管、社会监督与行业求变决心驱动下,历经四十多年快速发展的造纸业已将绿色环保视为最大课题。在市场升级、增速放缓的背景下,单靠造纸环节一己之力必是事倍功半,打造绿色生态圈是更高效、更理性的路径。
 
  下游包装与印刷环节的需求升级,对造纸行业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技术创新要求。中国包装联合会监事长王跃中对记者表示,纸包装行业要真正实现“减量不减功能”并拓展高端应用场景(如冷链、生鲜、外卖),关键在于造纸环节能否提供具备原生防水、隔气、耐油、保鲜等特种功能的新型纸基材料。
 
  面对下游的压力与机遇,造纸产业链主企业需扮演驱动全链创新与生态共建的核心引擎角色。金光集团APP(中国)副总裁翟京丽表示,链主企业要积极推动产业链从分散竞争转向生态共建,整合林浆纸、包装、印刷等上下游资源,促进信息、技术、资源共享,建立协同应对挑战的机制。
关于必胜印刷网
必胜网为印刷行业客户服务的宗旨,致力于专业内容的收集、新闻资讯的发布、技术问题的研究和探讨、为行业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等主导业务。
Copyright(c)2017 Bisenet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