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货:纸箱柔版水墨印刷实操经验分享
发表于:2015-09-08包装地带
印刷设备及印刷技术,是操作整个的核心,它将体现印刷设备、材料选配、作业制定与操作水准。正确操作每一个工序,是操作人员必备的基本要求。
一、通常操作顺序如下:
上料卷→送纸→调整纠偏→合理选配网纹辊→上版辊→调节压力→上墨→压印→套准→张力控制→干燥系统→模切→分切→收卷
二、上料卷
上料卷之后,料卷的中心位置也就是印刷位置,因为贴版纠偏、模切、分节等都是以中心轴为基准的,被印材料应严格按照本台设备的送纸路线穿过各个导纸辊、穿纸后可开动机器让被印材料送纸平稳,调节张力,使被印材料受到一定的平稳张力控制,才能保证套印精度、调整纠偏,使材料在印机及印版中间位置,以确保纠偏动作的灵敏无误。
三、调节压力
柔性版印刷压力的调节,是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,直接影响印品的精美好坏,印版辊与压印辊之间的间距是一样的,可选用2.08mm(1.7印版+0.38双面胶带)厚度的标准塞尺,使两端各自的塞尺拉动阻力相同,此时的间距就是印刷最理想的压力值(但是在实际生产中,需要操作人员的仔细微调,那就需要技术人员的实际经验来获得最佳的压力值)。
在机器慢速运行下,从第一色组开始合压,首先检查纹辊对版辊的传墨情况,可通过两端的压力系统调至最佳的效果,两辊之间的压力以轻为好,有利于网点网斜正常的传墨,保证图文影像质量和保护印版受损。其次进行版辊和压力辊的粗调压力,观察其转印情况,材料表面印刷的清晰程度,是转印压力正确与否的印证(注意:这一关键步骤就根据技术人员的经验调整)。必须克服柔性版印刷压力过大,此为印版的关键所在。
四、张力控制系统
在印刷过程中由张力控制器来控制印刷张力的恒定,是套印准确的关键所以,张力控制系统是任何卷筒印刷机的一个重要机构,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印品的套印准度,张力控制机构主要设于放料部分,印刷工位和放收料牵引及收卷机构、料卷输出需要阻力,料卷转动有惯性,卷料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张力值,加上印刷速度的拉力牵引,印刷过程中各色组套印对被印材料的阻力使得放卷、印刷、收卷机构的张力控制显得尤为重要,张力控制的大小应视材料的厚薄、质料宽窄来决定。被印材料越厚、张力值越大;反之,张力值要小,如印薄材料张力值要求更高,因为要顾及被印材料起皱拉伸、变形等问题,一般情况下合适的张力调节是以多色“十字规线”全部套准,不来回“移动”为标准,如果印刷时“十字线”套印不稳定,可适当调整放卷和收卷的张力,使各色组“十字线”套准稳定为止,当然印刷时低速、中速、高速情况下张力值是不完全相同的,建议在正常的速度下微调张力值为好,印刷过程中经常出现“走位“现象,人们习惯去寻找设备、材料等原因。其实不然,影响套印精度的,往往为张力不适。如果能够仔细调整张力,一般情况下,套印不准可以迎刃而解。
五、油墨的PH值和黏度的调整
在印刷过程中有效地控制油墨的PH值和黏度,是保证印品质量的主要操作步骤。
水性油墨的PH值在8.5左右,在此值时,油墨相对比较稳定,但是在实际生产中随着温度的上升及水墨中氨类的挥发,PH值会发生变化,影响油墨的印刷适性。对此可添加少量的稳定剂控制PH值,在正常的印刷中通常要求每半个小时加5ml的稳定剂,并将其搅拌均匀,基本上油黑可以保证较稳定的印刷适性,不可随意添加稳定剂,否则会适得其反,各种印刷缺陷随之而产生。
水墨的黏度是决定油墨的传递性能、印刷牢固度、渗透量和光泽的主要因素。水墨黏度太高,色彩就越暗,油墨损耗大,干燥程度减慢,黏度太低色彩发生变化,网点扩大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。
印刷层次版与满版时,水性油墨黏度有所不同。一般层次版油墨黏度应略低。印刷时,机器的速度也对水墨黏度有影响。印速高时,水性油墨黏度低一些,而印速低速时油墨的黏度就高些。
六、模切工位
为了较为全面的讨论柔印技术,除上述关于瓦楞纸箱柔印工艺操作外,在此还想谈谈窄幅柔版式印刷机的模切工位问题。窄幅柔版式印刷机一般都配制三个模切工位,经印刷后连线进行压痕、模切得到所需的印刷成品,可用于贴纸、表格、药包等成品加工,模切刀采用圆压圆压痕辊,外型刀辊模切成型,如先用磁性刀具必须配制各种产品规格的磁性辊,组成系列化规格,才可以满足大部分不同规格尺寸大小的产品的模切加工要求。
另一种模切辊,称裁切单张辊。它是镶入模切刀片的刀辊,按需要可开出一条、二条、四条或更多的刀槽,主要用于裁切单张成品,裁切单张辊可与印版辊一般大小、或大一倍使用。
外型刀辊使用前必须选用包刀海棉布,以确保模切精度和避免刀口受损,压力调节至正好切断承印材料为最佳压力。
本文简要地讲述了柔印的一些理论与实际操作,希望可以成为从事柔版印刷的参考,千变万化的包装,柔印作业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供参考。希望印刷工作者在生产中多多实践,积累经验。